欢迎访问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!

  • 公众号
  • 服务号
  • 互联网医院

健康教育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指南 > 健康教育
中高考冲刺必备!中医妙招教你提神、安眠、补脑力

临近中高考

不少家长反映

孩子最近总感到焦虑、紧张

晚上睡不好,白天学不进去

记忆力不如以前

复习过的知识点总是忘

考试成绩下滑,自信心也受打击

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?

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常诚指出,这些其实都是“考前综合征”的症状。随着考试压力不断加大,过度疲劳、精神紧绷的考生们,常出现头痛头晕、心慌胸闷、肠胃不适、尿频等症状,同时伴有焦虑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表现。若不及时干预,极有可能影响考场发挥。可以尝试中医调理方法,帮助考生调整状态。

试试这些中医方法,助考生轻松上阵

1.中药调补

中医认为,“考前综合征”归属于中医“情志病”范畴,与“郁证”、“不寐”、“心悸”等病症类似。多以思虑过度、劳伤心脾、肝失疏泄、心血不足、髓海失养为主要病机,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辨证论治,理法方药,口服中药汤剂来缓解症状,

如:肝郁气滞,症见闷闷不乐、急躁易怒、肋胁胀痛者,可以疏肝解郁;

阴虚血少,症见心慌、心烦、大便干结、失眠多梦、头晕健忘者,可以滋阴养血、补血安神;

肝脾不和,症见胃脘作胀、不欲饮食、大便溏薄、紧张时大便次数多等,可以补脾柔肝、祛湿止泻。

也可采用健脾养血,填精生髓的药食同源之方,有助于调和气血,充盈脑髓,改善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。

枣益智丸:该方是由益智仁、黑枣、桑葚、覆盆子、黑芝麻等多味“药食同源”中药组成,全方重在健脾和胃,养血填精,益肾生髓。

益智仁

功效:温脾止泻摄涎、暖肾固精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可抗炎抗氧化,抑制神经细胞蛋白的磷酸化,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凋亡,从而有效改善实验动物的学习、记忆能力。

黑枣

又名君迁子,功效补益脾胃,滋阴养血。《海药本草》云:主消渴,烦热,镇心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,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。益智仁与黑枣合用为君,阴阳并补,精足则脑髓得滋,血旺则神有所居。

桑葚

功效:补脾益肾,养血生津,润肠通便。

覆盆子

功效:益肾固精缩尿,养肝明目。《开宝本草》有载其可“补虚续绝,悦泽肌肤,安和脏腑,温中益力。”

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葚可调节免疫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衰老;覆盆子还具备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作用

桑葚重在滋阴,覆盆子强阴又健阳,二者共为臣药,重在肝肾同补,阴阳并调,脾胃健,则精血化生有源,二便通调,糟粕以时下,则髓海清灵,神旺体健。

黑芝麻

功效:补益肝肾、益精血、润肠燥,是为使药。

《本草经集注》谓其:主伤中虚羸,补五内,益气力,长肌肉,填脑髓。坚筋骨,治金创,止痛……久服轻身,不老,明耳目,耐饥,延年。

黑芝麻作为使药,促使全方阴阳兼补,肝肾并治,胃肠同调。脾胃健则精血旺,精血足才能脑髓充,脑髓充则智益强。

2.穴位按摩

除了中药调补的方法,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疲劳困倦、焦虑紧张、睡眠不佳等症状。

百会穴

取穴:头顶正中心,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处。

操作:用中指或食指由轻渐重按揉穴位,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,每次2-3分钟。

功效:醒脑开窍、升聚阳气。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,缓解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焦虑等症状,帮助提神醒脑,改善专注力和记忆力。

太阳穴

取穴: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一横指凹陷处。

操作:双手拇指轻揉,顺时针画圈30秒,重复3-5次。

功效:通窍醒脑,清肝明目。可缓解用脑过度引起的头晕脑胀、头痛等,舒缓眼部疲劳,帮助振奋精神,保持大脑清醒和注意力集中。

内关穴

取穴:前臂内侧,腕横纹上2寸(约三指宽度),两筋之间。

操作:拇指按揉穴位,力度适中,每次3-5分钟。

功效: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。可缓解情绪焦虑、紧张引起的心慌、心悸、失眠、胸闷、胃痛等,帮助平复心情、稳定情绪。

神门穴

取穴:手腕内侧,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(小指侧掌根附近)。

操作:拇指点压或按揉,每次2-3分钟。

作用:补益心气、安定心神。可缓解考前紧张情绪,有助于改善心痛心烦、心悸健忘、失眠多梦等症状,促进身心放松。

考前必备小贴士

1.饮食卫生清淡

保证饮食的健康卫生,避免生冷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减少在外就餐以降低肠胃不适风险。保证主食摄入(全谷物、薯类),搭配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奶)、蔬菜和水果。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,增加愉悦和轻松感。

随着气温的升高,每日应补充足够的水分,以白开水为主。忌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,以免影响睡眠。

2.起居作息规律

建议考生保持稳定有序的生活规律,按时起床就寝,不熬夜、不赖床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以有效缓解用脑疲劳,保证白天精力充沛。若睡眠问题严重,应及时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。

此外,考前可以参照正式的考试时间安排复习和休息,提前适应考试节奏。

3.适度运动减压

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。每日可以抽出10-30分钟,做一些舒缓放松的运动,如拉伸、散步、慢跑等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有效缓解脑疲劳和焦虑情绪,帮助放松身心。需要注意的是,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导致身体过度疲劳。

4.注意心理调适

可以通过深呼吸、肌肉放松、冥想或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。多进行自我激励,保持乐观的心态,相信自己的能力。

遇到问题时,应及时向家长、老师或朋友倾诉,也可以通过写日记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。家长应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,避免过度关注或制造紧张气氛,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、稳定的学习环境。

若出现持续焦虑、失眠或躯体症状(如心悸、腹泻等),应及时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。

衷心祝愿所有考生都能以最佳状态从容应考取得理想成绩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江苏省中医院